唐三彩全名叫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品,是陶瓷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为多出土于洛阳地区,所以又称为“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并非只有“三彩”,根据现存的唐三彩来看,这种文物的釉色有白、黄、绿、蓝等多种,单釉色中的绿色就可分为深绿、翠绿、浅绿三种。所以说,“唐三彩”的颜色是相当丰富的,绝非很多朋友想象中那样只有三种颜色。早期这种低温釉陶器都是根据表面的釉色数量定名的,比如:只有一种釉色的唐陶器被称作“唐单彩”,两种釉色的被叫做“唐二彩”,拥有三种及以上釉色的,才能叫做“唐三彩”。
唐三彩本身属于陶器,不是瓷器,本身并不像瓷器表面那么防水光滑,其身上有很多孔洞,里面夹杂了很多的泥沙,泥沙压力使得唐三彩表皮不断剥落、色泽暗淡,修复唐三彩是一项纤细复杂的工程,耐不住性子的粗人是干不了的,需要工匠精神。修复的第一步自然是将该器皿放在比较中性的清洁溶液当中,如果是大型镇墓兽的话,只能做局部清洗,切勿用强酸强碱,否则唐三彩艳丽的颜色会被腐蚀掉。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于中外。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