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断代法是什么
碳十四断代法(Carbon-14 dating),又称"碳-14年代测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是根据碳14的衰变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种测量方法,这一原理通常用来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1940年代,碳十四断代法由时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威拉得·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发明,威拉得·利比因此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碳14断代法可以用来干什么
碳十四断代法可以用来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1、碳十四断代法,又称“碳-14年代测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是根据碳14的衰变程度计算样品近似年龄的一种测量方法。这一原理通常用于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2、当生物体活着时,由于呼吸、进食等原因,它会不断从外部摄入C14。最终,体内C14与C12的比例将与环境保持一致。当生物体死亡时,C14的摄入将停止,然后体内C14与C12的比率将因C14在体内的衰变而改变。通过测量C14与C12的比率,可以确定该生物体的死亡年代。
3、碳占人体总质量的18%。生物体每克碳含有大约500亿个碳14原子,其中大约10个碳14原子每分钟衰变一次。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1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