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诙谐自称“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因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被世人所铭记,其中“铜豌豆”一词还被很多文学爱好者当做昵称,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正确用法。
“铜豌豆”在宋元时期是指那些经常出入烟花柳巷的不正经的嫖娼常客。那么,关汉卿以此自称是说明自己是花柳丛中的“老司机”吗?当然不是。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这样的“铜豌豆”,怕是那些勾栏中的鱼龙混杂、三六九等无法比肩的。
如果说关汉卿是一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花花公子,那么他也不会有那么多有深度的杂剧流传下来。
关汉卿的一生,大约写了将近70部杂剧,成为元杂剧之父,被世人称为“曲圣”。
他的元曲,更多的是历经沧桑后对世事的洞悉,对现实的无奈。
作为知识分子,没有机会为官作宰为民造福,那就流落低层,拿起手中的笔当作利刃,诉说民众的困苦与悲哀。
留恋红尘俗事,只是为了在自己的作品中呐喊,唤醒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朝时,蒙古贵族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与地方官员勾结,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尤其是汉人,更是受到歧视。
关汉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百姓的悲惨遭遇写进剧本《窦娥冤》。将一腔悲悯倾洒在底层女性身上,写出她们的正直、善良。
因为写《窦娥冤》,关汉卿曾被捕入狱,官府要求他修改剧本,但他一身傲骨,不向权势低头,段然拒绝。
他自嘲“我是个普王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4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