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为啥叫破五
“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旧时,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称“破五”。
这天又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忌讳了。
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
同时也是店铺开张、祭祀财神的日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正月初5的风俗
1、“破五”
旧时,中国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为“破五”。习惯上,过了“破五节”,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2、接财神
我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这天为“财神生日”,我国南方在这天祭财神。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大家闻鸡鸣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共喝财神酒。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为“利”的谐音,故称该鱼为“元宝鱼”。
3、送穷
初五迎财神,也要送穷神,现在仍有很多地方时兴赶“五穷”的风俗,“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神(鬼)。“送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其寓意就是祭送穷神。
此外,旧时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这天,中国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寓意免除谗言之祸。
4、扫房子
正月初五有扫房子的习俗,就是给家里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因为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扫地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到了正月初五就可以把家里的垃圾扫出门外了。
5、吃饺子
在北方很多地区,大年初五这一天,离不开一项亘古不变的民俗,那就是吃饺子,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剁馅料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如果说在年三十除夕吃饺子更多是代表团圆的话,那么初五吃饺子可就别有一番寓意了:破五吃饺子俗称为“捏小人嘴”,民间传说这样可免除小人谗言之祸。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