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哪首诗)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在赴任杭州的路上写过一首《暮江吟》,是七绝诗中描写景色的佳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道残阳铺洒在江面上,夕阳斜照,波光粼粼,江面倒映着夕阳的红和青山的碧,嫣红翠绿宛如一幅水中油画。会背这首诗的人不少,那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乃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必背篇目,它表面上虽然是一首普通的风景诗,但是在专家的眼里,却有两大争议点。

这首诗的第一句很好理解,作者在这里先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夕阳下山的傍晚。此时太阳已经落到了地平线上,所以阳光射到江面,就像是在水面“铺”开来一样。

诗的第二句,在主流书中大多解释为针对江水的“色彩描写”。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书中,“瑟瑟”被解释为“碧绿色”。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就是,没有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江水,是碧绿色的,而照到的另一半是红色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哪首诗)

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无论“瑟”字还是“瑟瑟”这个词,在词典上的解释都与颜色无关。在《王力古汉语词典中》“瑟”字做“碧绿色”讲的,仅有一例,恰好就是《暮江吟》本身。

在白居易之后,还有一些唐代诗歌也用“瑟瑟”来形容颜色,比如韦庄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殷文圭的《题吴中陆龟蒙山斋》:“花心露洗猩猩血雪,水面风披瑟瑟罗。”这样的“瑟瑟”不但有蓝绿色之意,更兼具抖动的动态美感。但是自唐代以后宋一代的领土不断缩小,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瑟瑟”也就慢慢失去了作为宝石在这层意思,回归到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形容颤抖或者比拟琴声的说法。

《暮江吟》这首诗中最大的争议,主要还是关于“瑟瑟”一词的解读上面。如果按照主流意见,强行把“瑟瑟”解读为碧绿色的玉石,会让诗歌的画面更加漂亮一点。同时,也更能与末句中,用“真珠”打造的画面遥相呼应。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1737.html

(0)
开飞机的奥特曼开飞机的奥特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