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层分几层(地球大气层分几层?每层都有什么?)

地球大气层分几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它的厚度不一,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总质量占大气层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地球大气层分几层(地球大气层分几层?每层都有什么?)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 6°C。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空气流动现象,比如起风)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2、平流层

对流层上面是平流层,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 ~ 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

3、中间层

又称“中层”。是平流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85公里的大气层。此层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

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可理解为太阳光的热量)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即温度随高度的下降快速下降),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度,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在该层的60-90公里高度上,有一个只有在白天出现的电离层,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

4、热层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500公里,叫做“热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该层的下部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很小,上部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升高。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在热层和中间层内,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人类还借助于热层,实现短波无线电通信,使远隔重洋的人们相互沟通信息,因为热层的大气因受太阳辐射,温度较高,气体分子或原子大量电离,复合机率又少,形成电离层,能导电,反射无线电短波。

地球大气层分几层(地球大气层分几层?每层都有什么?)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又称“暖层”。

5、外层

又名“散逸层”,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可达几千度,但近于等温(相同的温度)。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逃逸层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4049.html

(0)
暴躁蜗牛暴躁蜗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