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早在欧洲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嘉年华是英文单词carnival的中文译音。嘉年华最初的含义是告别肉食,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一个重要节日。嘉年华是香港人对狂欢节的意译 并且在香港的文化中对狂欢节作了本地化,形成了嘉年华。
平时媒体中经常提到世界各地的狂欢节,比如著名的巴西狂欢节、威尼斯狂欢节、诺丁山狂欢节。
1 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The Brazil Carnival)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狂欢节一般在每年二月中下旬举行,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人们载歌载舞,从白天跳到黑夜。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在车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2 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狂欢节(Carnival Of Venice)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18世纪,狂欢节活动盛极一时,欧洲各国的王公大臣、绅士淑女都赶到威尼斯,观看精彩的室内音乐和戏剧演出,参与街头和广场上的民众狂欢,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城」的称号。到19世纪,威尼斯共和国逐渐衰亡,狂欢节也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世纪,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节活动重新恢复,得意重放光彩。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面具以及华丽的服饰。这一传统可追溯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背后,社会差异被暂时消除,富人和穷人处于平等的地位。
3 诺丁山狂欢节
英国的诺丁山狂欢节(Notting Hill Carnival)起源于1964年,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诺丁山狂欢节在每年8月底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在英国伦敦西区诺丁山地区,以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文化为主题,是英国多元文化的象征之一。诺丁山狂欢节会持续三天。第一天是特有的钢鼓乐队展示与比赛,使用的乐器都是用汽油桶制作的。钢鼓的目的就是吸引当地的加勒比移民出来狂欢,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第二天则是儿童日,社区组织少年儿童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脸上涂满油彩团,目的是让孩子们度过美好的一天。狂欢节活动在第三天达到高潮,参加游行的队伍在诺丁山的几条街道上载歌载舞,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捧场。来自英国甚至世界各地的DJ们在车载调音台上尽情演绎各种音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