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名字的由来(洛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洛阳中的“洛”指的是“洛河”,“阳”指水的北面,洛阳的意思是“洛河之北”。

洛阳名字的由来(洛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洛阳古称斟鄩(zhēn xún)、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斟鄩是夏朝古都,位置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公元前1046年,西周取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当时的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从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关于“洛阳”的来历众说纷纭,却与易经八卦有关。这里先来说“阳”。欧阳红在《易图新辨》中指出,易经八卦中“乾”为“天”为“阳”,在八卦的细分中,东京110°到115°为乾位,符合老阳、变阳、极阳、全阳的条件。由于中国大陆的位置位于北半球,因此,在古代历史上,尤其是汉以前,在这5经度的范围之内的华夏地域,上起陕西,下至广东,以“阳”冠名的地名上百处,而且都是古时的地名。

洛阳名字的由来(洛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因此,“阳”并非局限于水之北,而是北回归线之北,并且符合易经八卦老阳、变阳、极阳、全阳的条件。譬如,在这个范围之内有信阳、安阳、阳等,都是古地名,在河南、河北、陕西三省大概有一百多个含“阳”的古地名。古代中国人做事是非常精准的,绝非现在随意起个什么名字。再说“洛”。夏商有“水”、“邑”;在周代,洛阳有多种名称,历史文献的铜器铭文中有洛邑、新邑、大邑、新大邑、新邑洛等;战国后期方有“雑阳之称。“”同“洛”,后改称“洛阳”。

西汉时期,司马迁写成一部史学巨作《史记》。其中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就是夏商周三代都在洛阳这个地方建都的意思。这个河洛指的就是洛阳,司马迁为什么写洛阳而不写成雒阳呢?很简单

洛阳名字的由来(洛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因为秦朝已经把雒阳改成洛阳了,而西汉沿袭秦朝洛阳的法定名称就是洛阳,所以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当然写洛阳咯!这段历史也打脸很多西边邻居喷子的脸了,他们总是喷洛阳古代叫雒阳所以这里的河洛不是洛阳!真是掩耳盗铃!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一直沿用至今。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8394.html

(0)
开飞机的奥特曼开飞机的奥特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