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阿胶都是以驴皮熬制的,但其实在古代,阿胶都是用牛皮做的。
阿胶的历史
东汉以前,阿胶在《神农本草经》中这样记载:牛皮、猪皮、马皮、驴皮各种动物皮皆可,将动物皮去毛,熬煮为浓汤,倒入器皿中冷却,切片,晾干。
此时制作阿胶并没有特别指定哪一种动物皮,但是到了东汉张仲景时期,牛皮制胶成了大家的共识。
梁代名医陶弘景在他整理的《名医别录》中指出,炼胶的动物皮应该选用牛皮,并且以“东阿”产的黄牛皮最好;
北魏著名学者贾思邈也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指出:制作阿胶当以牛皮为上。
至此,牛皮制的阿胶地位一路攀升,直到11世纪宋人对牛皮胶的“打击”。这种“打击”是釜底抽薪式的。王兖在他的的《博济方》中将牛皮制的阿胶斥责为“假阿胶”,而将驴皮制的阿胶捧于正品,从此,牛皮胶的地位一跌永落,直到现在也都是以驴皮制的阿胶为正品。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5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