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被誉为“戏曲之师”“百戏之祖”,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其“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苏州是昆曲的诞生地,不光见证了它的鼎盛时代,还在昆曲盛极而衰时维系一丝血脉,存留余韵,成为塑造昆曲当今面貌的关键环节。昆曲的命运与苏州的命运高低起伏,都合在节拍上。
昆曲原名「昆山腔」,根据文徵明手录的魏良辅《南词引正》一文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千墩就是今天的昆山千灯镇,在那里设有顾坚纪念馆。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5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