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的走字是什么意思
走。读zǒu。《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清代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称:“古文以止为足。‘夭’下说‘屈也’。凡人举步则足屈,走者行之疾,其足愈屈,故从夭止会意。”林义光《文源》:“(古文)象人走摇两手形,从止,止象其足。“象形字,字形像人跑摇两手形。
成语“走马观花”,用的也是走的本义。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中的马,在奔跑,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慢走。
走马观花的典故
孟郊出身贫苦,勤奋好学,颇有才华,但一直仕途坎坷,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考中,以致一生穷困潦倒,难以糊口。艰难的生活和困苦的经历反而促
进了他诗作艺术的发展。他的诗以五言为主,大都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由于他和贾岛都以“苦吟”闻名,被后世称为“苦吟派”,北宋苏轼则称其风格为“郊寒岛瘦”。
孟郊性情耿直,虽然受制于生活的穷困,却始终不肯趋
炎附势,只一味刻苦攻读,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自己
四十六岁时,以真才实学得中进士,叩开了仕途之门。得中进士之后,孟郊一扫郁闷之气,感觉神清气爽。他穿上新装,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游历长安城。长安的繁华令他大开眼界,赞叹之余,在高中进士的得意心情下,他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龃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4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