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一词的来源
如此我们熟悉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n代以前的古人都已经把它叫做“月”,古代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因为“月”字的来源要追随到差不多“古老”时期(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即甲骨文演化而来。因为最先文字由古人观测月相而画定的,后续演化成现在的“月”字。至此以后,古代人到现代人都叫它为月亮。因为看起来像球体,所以有时候把它也叫做月球。
亮距离我们有多远
首先你要弄明白1米有多远,以及1千米(公里)有多远?那么就可以来理解我们地球离月亮有多远了。
由于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的,而是椭圆的,所以它有个离地球最远的距离和最近的距离(远地点和近地点)。月亮离地球最远时距离约达40.55万公里,而最近时约36.33万公里。平均值(半长轴)38.44万公里,我们一般用这个值来描述月亮与地球的距离。
在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形成初期时,它离地球比现在更近。上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它们看到的月亮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大!由于潮汐加速的缘故,所以月亮在很久以前就在远离地球。现在的月亮也是一样在远离我们,NASA(数值,下同)目前给出的数据是每年月亮以3.8CM(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样计算1个世纪的时间,月亮远离地球约4米。这相对于地月之间的38万公里而言,简直就是微乎其微。由于月亮的远离,月亮的视角直径也随之变小。所以大约在6亿年后,我们从地球上将再也看不见日全食这一壮观的天象,只能看见日环食。因此反过来,恐龙时代或更远的时代月亮足够近到没有日环食,只有日全食的发生。
月亮的光来自什么地方
月亮几乎全部的光,都来自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太阳光从太阳表面出发经过漫长的8分多钟左右才抵达月亮表面。经过月表的反射作用,花费约1秒时间才抵达地球上人类的眼睛。
由于月亮属于固体天然卫星天体,又不像太阳那样有着可以产出大量光子的核聚变。因此月亮自身只能靠太阳的阳光来反射,自身不发光。(这里我们就不深入探讨月表黑体辐射了)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