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主要特点
蜗牛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我们所说的蜗牛,并不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分类,指代的通常是腹足纲下许多动物的统称。腹足纲动物主要包括两个大类,一个是生活在陆生腹足动物,另一个是水生腹足动物,但是无论是陆生还是水生,它们的背上都驼着一个圆锥形的硬壳,硬壳一般都有左旋或者右旋之分。身体的绝大部分都藏在硬壳之内,仅露出长有2对触角的头部以及头部以下的少许躯体。

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

成年蜗牛一般都会有几万颗牙齿,堪称动物界拥有牙齿最多的动物。不过,它的牙齿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是“立体”的,而是都长在舌头上。蜗牛的舌头是一种带状结构,称为“齿舌”,上面布满了“平面”分布的牙齿,只起到初步碾碎食物并且将食物送到腹内的作用,不能用来咀嚼。
蜗牛其实也会换牙,随着时间的推移,齿舌上的微小牙齿 ,会也在持续地刮取、输送食物过程中产生磨损,当磨损钝化到一定程度以会,齿舌上就会新长出更为锋利的小牙,而且更新的次数没有限制,只要在蜗牛一直活着,牙齿磨损严重就会更换。
蜗牛的繁殖过程非常有趣
蜗牛和其它大部分的腹足纲动物一样,都是卵生动物,这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对于蜗牛来说,这个卵的形成,却有几个非同寻常的有趣特征,一个是产卵的出口位置,另一个就是交配的过程。
我们在看蜗牛产卵的动图时,会有种像从嘴部“吐出来”的感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就是蜗牛的生殖器官开口(生殖口),与消化道的进食口(嘴部)都处于身体非常靠前的部位,面且位置比较接近,所以蜗牛在产卵时,容易给我们造成错觉。
另外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蜗牛属于雌雄同体动物,但是与其它一些雌雄同体动物不同的是,蜗牛不能“自给自足”,虽然一个身体内拥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但自己却不能给体内的卵细胞受精,必须借助另外一只蜗牛合作才可以。

1只蜗牛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是“既当爹又当妈”。当受精卵在蜗牛体内孕育10天左右时,就会将卵排出体外。通常情况下,蜗牛选择排卵的场所,仍然是阳光照射不到、疏松且潮湿的地方,比如土壤之下1厘米以上的表层、或者存在大量腐殖质的林下等。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卵就会在卵壳中发育成幼体,形态与成年蜗牛已经十分相像了。
不过,蜗牛在产卵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常情况下蜗牛每分钟可以产卵2-3枚,每次产卵所耗费的时间也很长,有时甚至达到2个小时以上,因此对身体能量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如果蜗牛比正常的体型偏小、或者因营养不良等原因,则有较大的几率在产卵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虚脱问题,有大约1/3的蜗牛因产卵困难而死亡。
在5-6年的生命历程中,不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能够产卵,每年可以产卵6次左右,每次可以产卵数量在100枚以上。由于孵化期短,而且孵化出的小蜗牛能够很快适应环境,并不需要“大人”的照顾,就能立即投入到活动和觅食中去。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