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标志,人物,口号,意义,局限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一场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文化运动,包括白话运动(即文学革命)、反孔非儒思潮、整理国故、引进各种西方思想,比如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等等。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是主要发起人,吸引了许多当时的新式知识分子参加,他们开办杂志、报纸,组建社团,传播新思想,影响了很多青年学生,最后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

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标志,人物,口号,意义,局限和发展)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3.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首先,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其次,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要根本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再次,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标志,人物,口号,意义,局限和发展)

5.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8673.html

(0)
暴躁蜗牛暴躁蜗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