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关隘,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以及文化传播的作用,在众多关隘中有四个非常著名且重要的关隘,这就是中国的四大名关,他们分别是山海关、嘉峪关、潼关、友谊关。
1、山海关:又称榆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已成为关,城墙高14米,厚7米,并建有箭楼、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等多种防御建 筑。山海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徐达奉命在此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此美誉在记忆时需要与山海关做对比记忆。古时,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线路之一,在交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明朝洪武年间,为了加强对西北的政治控制,稳定疆域,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在嘉峪关修建关城,此后数百年嘉峪关成为遏制西北吐鲁番进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为华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冲,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是关中的东大门,西进长安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潼关,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
4、友谊关:古称雍鸡关、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边境,以平而关、水口关合称“桂边三关”。友谊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南疆边关要塞。始建于西汉,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改名镇南关;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在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中曾两次被毁。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现在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题写的关名。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