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是孔子在人生最后描述自己的一生的回顾。小的时候读到这句,只理解到成家立业这一层。
1.可等自己都已迈入这个年纪了,也看看身边一同走过岁月的兄弟,在这个年龄就事业有成的确实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个时候也还是在窘迫、艰难的负重前行。
2.职业发展与成长似乎已经滞胀了一段时间,体力与活力肉眼可见的开始下降、赘肉开始横生、身体变得油腻,而事务和责任似乎开始越来越重,能称道的就的就只有脑力和经验。
3.回顾走过的路,掉进一些坎、犯过一些错,似乎留下种种遗憾、一些意难平,似乎已成“老男孩”。很多时候发现,“年少不解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4.内心还觉得年轻,但是已经不再认为人定胜天、逆天改命,虽然还在挣扎本来便可见的命运,开始更加接受顺应时势、顺势而为,逐渐接受自己人生的局限,能和自己和解,从而关注趋势和普遍规律。
5.从而开始真正超越这一层,逐渐更深刻的意思,是人到一定阅历、学习和思考的沉淀后,“三十而立”也指人到了三十岁才会逐渐对人生、社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稳定的“三观”,建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一个“渐悟”的过程。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