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和先妣
“考”和“妣”,原意是分别指父亲和母亲,后来则分别是指已离世的父亲、母亲了。所以先考和先妣指的就算对离世的父亲、母亲的尊称,而之所以在加上一个“先”字,则有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哀痛之情。
把已去世的父母分别称之为“考”和“妣”,是出自体现先秦礼教文化,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撰的《礼记》。在《礼记·曲礼下》中就明确写道:“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汉代郑玄注释为:“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因此,从古代一直流行至今,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等字样。“考”字是由“老”字演化而来,而“老”字在甲骨文中,就好像一个侧着身的老叟,长发遮脸,佝背站立,手向前伸着,拄着拐杖,一副上了年纪,颤颤巍巍的样子。“妣”原本就是指母亲,有匹配媲护媲美之意,是慈母的代名词。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