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守岁的寓意(除夕夜守岁的来历)

除夕夜守岁的来历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夜守岁的寓意(除夕夜守岁的来历)

其实,守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又称熬年、熬夜、照虚年、守年岁等。这一习俗由来已久,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晋朝周处《风土记》有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除夕夜守岁的寓意(除夕夜守岁的来历)

历史上,关于守岁的文学作品有不少。晋代的辛萧,唐代的孟浩然、杜甫、白居易、杜审言,宋代的苏东坡、朱淑真、陆游、杨元咎,元代的王冕,明代的陈宪章,清代的叶燮、方元鹏等,都写下了精彩的守岁诗词。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4569.html

(0)
暴躁蜗牛暴躁蜗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