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俗称小强,一般是指蜚蠊目所有昆虫的统称。由于蟑螂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为严重,被称为“四害之一”,它们是名声最差的动物之一。 但是,有专家说要为蟑螂正名,原因如下: 蟑螂在世界上的种类大约有5000种,在中国大约有250种,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些小强,也即是对人类有害的,大约只有30种左右。
白色蟑螂是蟑螂从若虫变为成虫时,它的色素没有发生转化的原因。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未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因此白色蟑螂并不是什么新品种。
我国常见蟑螂种类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等。
德国小蠊:体较小,10-15毫米,茶褐色,前胸背板有2条平行黑褐色纵条,纵条较窄,直,没有间距宽,翅发达。雌虫产出卵荚后,一直拖带在腹端,直到若虫脱荚才离开母体。(只有德国小蠊的卵荚才是这样)
美洲大蠊:室内最大的蟑螂,体成红褐色,体长25-40毫米,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前方有一T状黄色条纹,向后延伸至小尾,斑的周围呈灰黄色,后延色斑较宽。
黑胸大蠊,20-30毫米,全身黑褐色,具有油状光泽,翅发达超过腹端,体形与褐斑大蠊相近,但黑胸大蠊中胸背板几乎全部为淡白色。
澳洲大蠊:体形较大,比美洲大蠊略小,红褐色,一般22-35毫米,前胸背板中央有互相连接的两个大黑斑,与美洲大蠊近似。
褐斑大蠊:体形较大,一般25-30毫米,棕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不大明显赤褐色锚状斑,翅发达,伸到腹端。
蟑螂携带多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如麻风分支杆菌、鼠疫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引起疮疖(chuangjie)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等。还包括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菌,柯萨奇病毒,脊椎灰质炎病毒等。
有效防治蟑螂必须从根源下手:
1、定期清理
蟑螂在整洁的环境下没法存活,因此每日必须注意清扫角角落落和食物残渣,正确储存食物,不让蟑螂有栖息的地方、食源和水源。
2、避免蟑螂侵入
检查每天进到的物件、包装,避免臭虫躲藏进入。蟑螂有着扁平的身体,能通过缝隙和孔洞进到房间内,所以必须修补墙面、木地板和门上的孔眼和缺口。检查地板以保证无松动,墙壁、大门没有缝隙和孔眼。
3、严加控制
当检查到家里有蟑螂损害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灭治蟑螂,现在市场上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用带有呋虫胺成份的蟑螂喷雾剂+慢性胶饵联合灭蟑,可有效将家中的蟑螂连窝端。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