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由来
康熙26年,康熙帝在海淀镇以北,修建清朝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畅春园。康熙晚年更是喜欢居住在园中,每年回到紫禁城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康熙帝就在畅春园周边给自己的儿子们,分封赐园。其中位于畅春园北面的一座小园子赐给了皇四子胤禛,名圆明园。圆,是说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意在说个人品德的圆满,明,指的是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康雍乾三朝圆明园都在修建。康熙将它赐给四皇子胤禛。爱捣腾的乾隆帝继位后,不惜血本大规模扩建圆明园。花费7年时间修建了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园、文源阁等处。康熙乾隆都酷爱下 江南 , 杭州 的西湖十景、 庐山 的秀色山景、 海宁 安澜园的四宜书屋、 南京 茹园、 苏州 狮子 林、 杭州 汪氏庄园等在圆明园中皆有体现。还有传教士郎世宁设计和建造的巴 洛克 风格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的唯一。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1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