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
藤壶,(学名:Balanus),诨名“马牙”,外表上看起来想螺丝、贝壳类的海洋生物,实际上是披着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与虾、蟹同属一族。它们一生要经历两个阶段,幼生期、成熟期。幼年时代的藤壶,属于浮游类生物,之后逐渐演变成腺介幼体,这个阶段十分特殊,因为它不去寻找食物积蓄能量而是随波逐流寻找依附对象。腺介幼体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游动,不断地寻找适宜附着、成长的地方。
幼体在选择附着对象时一般依照两个原则,一是附着物表面的粗糙程度,二是海水的透光度以及附着物的颜色,一般来说藤壶幼体会选择橘色或者绿色的生物附着。选好附着对象后,幼体像吸盘一样的底座就粘连在附着物上,并分泌出一种胶体腺,幼体开始固化并生长为成体。
成年的藤壶大多都附着在各种坚硬的物体表面,包括岩石,航船底部、海龟以及鲸鱼的身上,尤其是鲸鱼最是这些藤壶寄生的常客。此外,这些藤壶还是群居动物,附着在生物身上的藤壶一般都是成片成片的,实在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成年的藤壶主要通过触觉来捕食,器官就是它们的蔓足,同时还具有三个感光器,对光线极其敏感,在光线变暗时自动停止觅食,将觅食的蔓足收回体内。
藤壶的天敌是贻贝和海星
藤壶是雌雄同体,大多行异体受精,生殖期间用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 。受精卵经历变态发育,从幼体发育为藤壶成体。
在热带海区,该类生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附着,且种类和数量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下降。藤壶等附着在沿岸码头、船底、海底电缆等处,往往造成很大的危害。
藤壶也有天敌,贻贝会占领藤湖安家的地方,海星通过自己锋利的牙齿,直接破坏藤壶的硬壳,然后吃掉藤壶,只留下空外壳,继续粘在礁石上。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1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