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应是什么意思
“莫扎特效应”是指当你听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莫扎特效应”源于1993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提到的实验结论: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
莫扎特的作品大多纯净、新鲜、明亮、节奏稳定,符合人体内部特有的生理规律,这种特征能够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这种正性情绪反过来又能促进认知加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效应” 的音乐不是单指莫扎特本人的音乐,而是泛指的音乐,这些音乐大多与莫扎特的音乐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曲式结构。
莫扎特效应的理论解释。
音乐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取某种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又依赖于对音乐各个成分的认知,音高、旋律和节奏是决定音乐情绪的主要部分:节奏平稳、旋律和谐、音高变化规律的音乐激发正性情绪,反之会产生负性情绪。而基底神经节不但参与积极情绪信息加工,而且还具有对信息的选择与决策等认知与记忆功能,能对音乐中的积极内容进行登记加工并有助于回忆和再现令人愉快的事件来产生情绪体验和行为。莫扎特的作品能够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这种正性情绪反过来又能促进认知加工水平的提高,这就是“莫扎特效应” 的理论解释所在。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