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residual chlorine )是指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余氯有三种方式:
1、游离性余氯:一般指的是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又称为自在氯。
2、化合性余氯:包含一氯氨(NH2Cl)、二氯氨(NHCl2)和三氯氨(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总余氯: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两者之和称为总氯。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因此,在自来水余氯的设定中,我国是有严格要求的。
我国自来水水质标准余氯允许范围是0.2-1.5ppm,一般低于1.0 ppm以下。自来水是我们养鱼的主要水源,如果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只要余氯的浓度超过0.02ppm,即可能对鱼粘膜产生强烈的腐竹,超过0.1ppm,对于有些敏感的鱼类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直接使用自来水(包括局部换水)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目前世界各国仍有80%的水厂在使用余氯,虽然余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市政自来水中依旧需要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57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