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的“怒江72拐”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川藏线邦达至八宿区间的一条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到2800多米的嘎玛沟,30多公里路落差达1800多米,因其坡陡、弯多、凶险而得名。
72道拐
这条山区公路虽然里程不长,但对过去的车辆而言却很“漫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条路还是沙石路面,坑洼不平、坡陡弯急,车辆行驶缓慢,打滑侧翻时有发生。加之海拔高差大,冬天极易出现冰雪凝冻天气,曾经连续堵车一个星期。
1996年,中国军队史上第一支道路养护部队——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成立。目前的交通第三支队在2018年1月整编运行。多年来,支队战士长期驻守在川藏公路沿线,管养的782.5公里路段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跨越4大水系,翻越6座雪山,穿越9大险段,各类灾害年平均达200多次。交通支队官兵长年的艰辛付出,使管养公路通车时间由原来的不足半年提高到全年通车,车辆事故率下降40%。
这崇山峻岭间的盘山路,仿佛一股股挥舞、缠绕在大山腰际的丝绦,在一望无际的山峦间恣意蔓延、舒展。据介绍,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1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一位探险家曾这样描述西藏的地理:“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山口一块简介牌上这样写道:“半个多世纪以前,一群英雄儿女,放弃了眼前的安逸和幸福,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险和危难的伟大征程。他们有的进军途中出师未捷洒热血,有的疾病缠身壮志未酬别高原,历经种种艰险筑成川藏天路。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400多公里。沿途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位于八宿县境内的天路七十二拐和怒江天堑是川藏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4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