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的哲学道理(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讲述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的故事。下面先来看一下原文,《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哲学道理(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邑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形成了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的汇总。

“庄周梦蝶”的故事,说的是庄子从道家角度对梦的认识和思考。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蝴蝶四处遨游,逍遥自在,忘了自己是由庄子变化而成的。忽然梦醒,庄子发现自己仍然是人,而不是蝴蝶。庄子于是迷惘了:我究竟是人还是蝴蝶呢?是我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我呢?

庄周梦蝶的哲学道理(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庄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与蝴蝶,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如同液态的水,在零度的环境下会变成固态的冰,加热到一百度时会变成水蒸气,而水、冰、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这样不断变化的,人生也是这样不停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庄子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称之为“物化”。既然一切都是“物化”,那么我与蝴蝶、真实与虚幻、生与死、是与非等等,都只是状态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庄周梦蝶的哲学道理(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寓意“庄子的物化”,而不是庄子真的在做梦。“做梦”只是把“物化”这个概念讲清楚的一个手段,而不必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庄子未必真的就做了一场大梦。

在庄周梦蝶这个故事里,其中的蝴蝶是自由快乐的,而庄子则被形容成“僵卧”,可见梦中的蝴蝶是一种美好的象征,而庄子自己则是困境中的现实,庄周梦蝶是庄子通过梦见蝴蝶这一种方式,表达了内心对美好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8720.html

(0)
开飞机的奥特曼开飞机的奥特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