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ōng,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崧”的基本含义同“嵩”。
崧,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崧”字。“崧”是白菜的雅称,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崧。
“崧泽”的意思是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崧泽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县城东约4公里处,地处太湖地区,崧泽村是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崧泽文化是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文化,是发现最早的上海原住民文化。“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
2004年在对崧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的7座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一个约为25岁—30岁的年轻男子的头骨,该头骨保存完整,为迄今考古发现已知最早的上海先民,被考古专家称为“上海第一人”。
崧泽遗址马家浜文化籼稻的发现,证明该地的先民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人们也能较普遍地食用稻米,更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崧泽遗址出土的绘有红彩的陶塑小猪,体态浑圆、大肚贴地、憨态可掬,是典型的家猪形象,证明了上海先民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驯养家猪了。
除此之外,崧泽遗址还有距今约6000年的“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等诸多上海第一。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