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木材,被称为“木中之王”,在古代是皇宫家具的专属用材,它便是黄杨木。黄杨木具有一种很淡很轻的香气,久闻不腻,有安神静气之效。据《本草纲目》中记载,黄杨木入药,可起到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作用。
黄杨木属常绿灌木小乔木,高1—3米,主要产地在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其生长于海拔1200—26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谷、溪边和林下,其生长极其缓慢,至少要三十年以上树龄者才能作雕刻材料,有千年长一寸之说,极其珍贵。
黄杨木雕是浙江地区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
最早在元代至正二年的“李铁拐”像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小叶黄杨木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15公分以上的原木价值12000~18000元一吨。其价格昂贵的原因主要有三:
1、树木生长速度极慢,一株直径15公分的树,至少要生长150~200年,且上乘的原木材较少,主要产在湖北,贵州,四川等地的深山里,其他地区产量少很难成材;
2、开采难度大,生长的海拔高,不易被发现,也难于采伐;
3、资源信息高度集中,不是行业专家很难找到这些资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