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的考中者称为什么?会试乡试殿试区别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官制度,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以选拔官吏。它正式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于20世纪初废除,在中国历时1300多年,影响深远。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所获得的功名分别为生员、举人、进士。

会试的考中者称为什么?会试乡试殿试区别

童试:童试属于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获得生员功名后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考试。朝鲜的资格考试叫“生员试”、“进士试”,考中的考生称为生员、进士。

从录取名额来看,中国的童试最终会录取大约3万人,而朝鲜仅有200人。此外明清时期的生员是不能担任官职的,朝鲜的生员、进士则有任职资格,但一般都是基层的官员。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称为“大比”,别称“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生员(又称“庠xiáng生”,俗称“秀才”),考取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

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解元。《范进中举》中,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遭到了街坊四邻以及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着肚子,终于,在范进的努力下考上了举人,让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范进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古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想法,从这个故事,可见一斑。

会试的考中者称为什么?会试乡试殿试区别

会试:由礼部主持的中央级考试,在京师的贡院举行,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或者“礼闱”。考中者称“贡士”。在会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会员。现存的会试场所保存的最完整的在南京夫子庙,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小,叫单间。在古代这种单间叫“号”,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在进贡院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考生才写出一篇篇妙笔生花的文章。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了会试的贡士,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相比较而言,殿试的内容轻松又简单,而且不再淘汰人,只是将所有考生进行排名,殿试结果在“金榜”公布,统称为进士,排名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人,也就是前三名,即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剩下的分在二甲和三甲。

会试的考中者称为什么?会试乡试殿试区别

总结

古代科举是普通民众阶层实现阶级跨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古人也非常的重视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段,即乡试、会试和殿试。生员考试初由地方官吏主持,后特设提督学政官以领之。士子未入学者通称为童生,入学后称为诸生。三年大比,由诸生参加的考试称为乡试,中试的被称为举人。次年这些考中的举人再到京师参加考试,被称为会试。在会试中在中者,在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这就是所说的殿试了。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32069.html

(0)
开飞机的奥特曼开飞机的奥特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