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什么剧种(黄梅戏特点是什么)

黄梅戏是什么剧种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中的许多经典剧目至今仍然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包括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闹花灯》等。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戏曲文化,更好地保护黄梅戏这一优秀的剧种,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9月29日发行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4枚,包括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的一枚15克彩色银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闹花灯》剧目的典型场景(局部彩色),并刊“中国黄梅戏·闹花灯”字样及面额。

黄梅戏是什么剧种(黄梅戏特点是什么)

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是什么剧种(黄梅戏特点是什么)

黄梅戏特点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9493.html

(0)
暴躁蜗牛暴躁蜗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