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属蝲蛄科物种,化石记录已有3000万年的历史,有些品种甚至在1.3亿年前就和恐龙毗邻而居,其乐融融了——估计是恐龙烹调技术不过关,口感不好,所以才让它们活到了现在。
小龙虾原产于美洲。在欧洲殖民地来到路易斯安那州之前,这里的美洲原住民就已经开始广泛食用小龙虾了。美国人食用小龙虾的历史已超过一百年,其中98%都产自路易斯安那州,小龙虾也因此被称为"路易斯安那鳌虾",在那里,每年还会举办小龙虾节。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将它当作牛蛙的饵料引进,30年代末,又从日本传入中国。小龙虾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是“牛蛙的饲料”,而且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
小龙虾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人工养殖,不断壮大自己的族群,已成为中国自然水体的归化种群,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发展。江苏盱眙县有龙虾节,“十三香麻辣小龙虾”享誉全国;北京簋街的麻辣小龙虾也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小吃,甚至开始制成龙虾酱外销。
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根据中国水产专家的测算,2017年小龙虾全社会的经济总产值已达到2685亿元人民币,其中餐饮业等第三产业2000亿元,你是不是已经下巴落地,合不拢嘴了?一个小龙虾竟然达到了2000亿元的经济规模,简直太令人意外了。
但传言小龙虾可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存活,因而体内残存有毒物质不宜多食,则可能有些夸张了。因为现在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的,用专门的池塘或稻田兼养,非得精心照料才会有收益,不会用影响小龙虾生长的污染水源或饵料,反而野生的更有可能因生态环境不佳而残留有毒物质。
所以小龙虾大可放心食用,不过有些惭愧的是,我没有为中国的小龙虾产业做出多大贡献,准确地说,是基本没有贡献,因为我很少吃这种东西,它壳多肉少又难剥,红油汤水滞留指甲缝,味道经久不散,肉质腥还不得不用大量辣椒、香料烹调,吃起来让人望而生畏。
但小龙虾确实为人类的饕餮产业做出了贡献,不仅满足了吃货们的口腹之欲,还最大程度地把人们从信息茧房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和社交活动,因为吃小龙虾非得用手剥不可,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把手机暂时放在一边,满手滴油也没法再玩手机,从而在愉悦的就餐氛围中建立起轻松的社交关系,增进友情,温暖亲情,小龙虾牺牲自家,成全大家,可以说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tougao/2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