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汤圆只是名字不同吗?元宵和汤圆是一种东西吗

元宵,本意说的是“上元节的晚上”,由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吃汤圆赏月,到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都会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那么元宵和汤圆是一种东西吗?元宵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2022090509223343

元宵的由来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

据研究,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2至3公分的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在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

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元(圆)子”,这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梦粱录》中称作“汤团”,《武林旧事》又将其称作“乳糖圆子”“澄沙团子”,说明这时的圆子已有了馅芯,所以宁波人在此基础上创新为煮而食之的馅芯汤圆,而不带馅芯的珍珠圆子至今仍流行于江浙一带。

2022090509243449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1、元宵和汤圆大小不同

元宵和汤圆虽然外观基本一样,但元宵的果头要大些,元宵是在糯米粉中滚制成,它的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糙,而汤圆的个头要小些,表面光滑圆润。

2、元宵和汤圆做法不同

南方滚元宵,滚出来元宵吃起来口感更为粗糙,自家制作元宵先做小球形馅,然后沾水放到糯米粉框里滚动,反复的滚到合适大小就好了。北方包汤圆,汤圆则要将糯米粉和面粉和成团,醒数小时,再用手揪小块搓成圆团,有的加馅有的不加,最为常见的就是芝麻馅的,口感极佳。

3、元宵和汤圆味道不同

元宵个大且较耐煮,它的口感更为粗糙,但是有嚼劲,且饱腹感强,有很浓的糯米味。汤圆不一样,它混和了面粉,所以糯米味很淡,入口软糯清香。

2022090509214710

南北差异

北方“滚”元宵

1、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2、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

3、元宵的馅料相对单一,传统元宵以甜馅为主,馅料多为白糖芝麻、桂花什锦等。

4、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南方“包”汤圆

1、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2、汤圆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圆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3、汤圆的馅料更为丰富,涵盖甜咸荤素,在传统甜馅的基础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馅料。

4、南方的汤圆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圆。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ndnote.com/qqbk/337.html

(0)
开飞机的奥特曼开飞机的奥特曼

相关推荐